2012年6月6日 星期三

蛙類的生態觀察


蛙類的生態觀察

台灣蛙類共有32種,其中花狹口蛙和牛蛙是外來種。

首先,陳老師先給我們看老師養的小綠,她是母的牛蛙,一開始因太緊張而而尿出不會臭的假尿尿﹝其實是一灘水﹞,老師利用她來介紹青蛙的外型特徵:

1.      青蛙有2個眼瞼,分上眼瞼和下眼瞼,上眼瞼非常小,一閉眼眼珠子就會縮到眼窩裡,但牠們閉眼睛通常是為了吞東西,利用眼睛下的肌肉壓下去時,把食物吞到胃裡。下眼瞼是青蛙們的蛙鏡,在青蛙入水時會往上閉合。

2.      青蛙下水時鼻孔會閉起,防止水進入。

3.      .視力不好,只能看到會動的東西﹝所以會被蚊子咬﹞,大小會決定青蛙的反應,當他看到比牠大的東西就會跳走(怕被吃);比牠小的就撲過去一口吃掉;跟牠差不多大同類則是先抱了再說,因碰到異性的機會不大,萬一抱到同性,下面的那隻會發出聲音:我是公的!

4.      沒有外耳殼,可以看到鼓膜,如果外耳殼還在,會影響游泳速度﹝增加阻力﹞。

5.      腳趾共有18隻,前腳4隻,後腳5隻。



另外,老師還帶了兩隻有毒的外來種青蛙:’’花狹口蛙’’,身長約7-9公分,骨骼型態是軟骨,所以從高處跳下來不會受傷。

陳老師有給我們看蛙類的各種生態行為,像戴著黑框眼鏡、塗黑色口紅和黑色指甲油的黑眶蟾蜍、奧運跳遠選手兼大聲公的小雨蛙和冬天躲在地洞裡鳴唱等女朋友的台北樹蛙等,還有一隻公蟾蜍抱到一隻已死的母青蛙!,我們還有看不同的青蛙的卵、蝌蚪、幼蛙,甚至是黃頭鷺捕食澤哇!!

心得:

上完這堂課,相信以前以為青蛙這種黏黏滑滑的生物很噁心的人,應該可以釋懷了,這堂課也讓我對青蛙的了解增加許多,也對牠產生興趣!

2012年6月2日 星期六

金面山自然觀察

星期六,我們去金面山自然觀察,看到許多動植物。
首先,我們在去的途中看到很多隻「白緣扁蟑」,就是山蜚蠊,還有一隻天蛾的幼蟲,不久到了入口,老師要我們先看地圖,看完後前往第一樣區,那兒半濕半乾,有許多的蕨類、園藝種植物、原始植物,發現遁蝸牛、突眼蝗與扁鍬,旁邊的水溝中,曾發現過15種青蛙,是蛙類的天堂,我們前往一個廢棄礦坑,我在裡面有發現一隻水蠆和不知名的蜘蛛,〈 後來詢問大尾老師,他說是犀角目跑蛛科〉,接著前往第二樣區,那是一個人工方形水池,老師說,因水池太深,一到夏天,水池底部會有許多的青蛙屍體,水池旁有一株三角鱉。
我們開始進入崎嶇的道路,我們在道路兩旁的樹叢間,發現許多昆蟲、植物,有:蝗蟲、金龜子的幼蟲、一排毒蛾幼蟲、筆羅子,叩頭蟲等許多昆蟲,還有一株枯木,上面有兩個五色鳥啄到一半的巢和一個用過的巢。
走著走著,終於要開始爬大岩壁,我們一步一步往上爬,一回頭看,看到了臺北市的景色,中途我們休息,老師教我們用智慧型手機測量斜度,測出來是61度,
歷經千辛萬苦,終於抵達吃飯地點。
吃飽了,就出發了!我們要前往剪刀岩,途中,我有看到大頭茶的果實,我們到達金面山的最高點剪刀岩合影。
我們開始下山,有一處因台電的工程而無法通行,而眼鏡蛇的家也被破壞。
心得:
經過這次的自然觀察,讓我們大開眼界,也體會到當上剪刀岩的喜悅,大自然的洗禮,希望下次能帶家人一起來享受大自然的洗禮。最後,結束這段旅程。